台灣民俗的供品
台灣民俗的供品
台灣的道教宮廟因為遭遇特殊的「歷史共業」因素,因而形成了另類的民俗祭典或是多元教義(異)並流竄於民間宮廟,這些民俗祭典模式或許與正統道教的「教義」「經典」「醮儀」有所脫節(不相干)。民俗祭典因為各處聚落、村落、區域性、風俗都不同,所以在傳承上、做法上會有落差與不同而常有爭論如「聽人家說」、「以前就這樣」「人家就那樣」「好像是這樣」「應該要那樣」或是指「叔公」說的。
但無論如何作法或異同?卻也顯現出台灣道教信仰的「自由、包容、開放」而成為特有的宗教文化。這!正所謂的百家爭鳴!百家齊放!所以基本上只要「不詐財騙色」、「不危害社會」的話都是值得信民們依附寄託的。
民俗祭典是一種生活文化的累積(是好的),但多數以口傳的方式(口傳容易音誤),又往往欠缺翔實的記載,或根本沒有記載、或有記載卻常有「筆誤」之處,從而造成解讀上的錯誤(不同)。例如拜拜的供品(僅參酌):
一、水果:(敬果)
有人認為需要4果(最後連3果、5果都跑出來了),其實在道教的《道藏》中就有記載,它寫的是「時果」。所謂「時果」指的是依照季節(四時:春夏秋冬)所生長的水果,或是稱「四時之果」,可能被解讀為「4種水果」。
二、菜桌:
「粗菜」被解讀為「葷素」(念台語),「粗菜桌」變成「葷素桌」。華人因為客氣,請客時會稱我以粗菜淡飯招待您、以表謙卑客氣之意。敬鬼神時所準備的供品也是本著謙卑的態度謙稱「粗菜」。並非是要準備「葷桌」和「素桌」。
三、金紙:
台灣金紙的名稱各地不同(多元多樣)也並非要燒很多(幾輛卡車裝載才行)。以《道藏》記載論在於「金箔之儀」即可。「金」乃貴重之物,呈供「金」表示最高之敬意,但哪來那麼多的金子?所以道徒「以紙制金」(示意)。紙上加金箔(以示呈供金之意)。
四、普度的供品:
台灣各地民俗因為「虔誠、熱情」、「擔心好兄弟吃不飽、吃不夠」,又「重場面」「輸人不輸陣」所以普度的供品特別的豐富而延伸出許多的供品如「肉山、讚桌、連桌、飯擔、米包、看碗、看桌、牌頭、筵王桌……等等等。但是依據《正統道藏》《道法會元》的記載,拜好兄弟的供品不在「容器的大小」、「數量的多少」?在於誠摯的心、慈悲的心、悲憫的情懷、最重要的是「嚴謹的、照儀規」進行的法事(式)。
五、吃素(吃菜):
作法會(醮典)時到底要不要吃素(吃菜)?所謂「素」指的是「簡單樸素」、「簡單的吃」,並非是「吃菜」。例如「九菜一湯」簡化成「三菜一湯」、甚至更少就好了,其意在於要我們專心的去準備齋醮工作、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吃的上面。待序
附註:道教五供品:以香、燈、花、果、水(茶)為主,另外尚有24供品禮、36供品禮等記載。